Quanzidongdoufuji
Duogongnengdoupiji
Wugonghaidouyaji
Fuzhujiagongxilie
Auxiliary processing series
400-6092-888
屏幕前的家人們,近期又收到不少新手老鐵的私信,問的還是那事兒:“做豆腐到底用不用裝凈水器?” 有些友商把這事兒說得神乎其神,說不加凈化器做不出好豆腐,還把豆腐機設備吹得天花亂墜。今天豆貴妃就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,這凈化水到底是剛需,還是給咱新手添負擔的“鐵鞋”。
咱先說說為啥有友商總推銷凈化器,前陣子去一個廚具市場轉,看到有家店把凈水器直接焊在豆腐機上,標價一下子漲了好幾千。老板還跟圍觀的人說:“不用凈化水,豆子里的雜質去不掉,豆腐容易散。” 當時豆貴妃就忍不住多嘴:“您這機器一天能用幾噸水?凈化后的廢水排哪兒?” 老板支支吾吾沒答上來。
其實內行人都清楚,這凈化器壓根不是做豆腐的必需品。咱算筆明白賬:普通凈水器的凈化比例是6:1,也就是說,想得到1噸能用來做豆腐的水,得浪費5-6噸原水。就拿一個中型豆腐廠來說,一天少說用3噸水,光凈化水就得白白倒掉18噸,這水費成本直徑上升,一個月多出兩千多成本。咱做豆腐本就是薄利多銷的營生,這點錢夠進好幾百斤豆子了,何必花在這沒必要的地方?
再說說凈化水對豆腐口感的影響,有些友商說“凈化水能讓豆腐更細膩”,豆貴妃不予茍同,咱做豆腐用的石膏、鹽鹵、酸漿,都是靠天然的化學反應讓豆漿凝結,水里的微量元素反而能幫著豆子釋放香味。去年有個河南的老鐵跟我講,他聽信別人的話裝了凈化器,結果做出來的豆腐沒了以前的豆香味,老顧客都嫌“沒那股子家常味”,后來還是換回了自來水,生意才慢慢回暖。
那為啥總有人說“做豆腐得分水源”?其實這里頭有兩個門道。一種是個別老作坊故意“藏手藝”,遇到來學藝的就拿“水源挑地方”當借口,生怕別人搶了生意。另一種就是咱剛才說的,有些友商為了賣豆腐機設備,把簡單的事兒復雜化,讓新手覺得“沒有凈化器就做不成豆腐”。
真要說水源有啥區別,豆貴妃只認兩種:泉水和普通飲用水。山里的泉水經過巖層過濾,自帶點潤滑感,做出來的豆腐確實會嫩一點,但這是大自然的饋贈,不是靠凈化器能模擬的。除此之外,不管是城市自來水、農村井水,只要符合飲用標準,做豆腐都沒啥差別。
咱豆貴妃做豆腐機這么多年,見過太多新手走彎路。有花幾萬塊買帶凈化器的設備,結果用了仨月就嫌廢水,把凈化器拆了當擺設的;也有因為聽了“水源論”,遲遲不敢開工,眼睜睜看著好地段被別人占了的,其實做豆腐哪有那么多講究?豆子新鮮、點鹵到位、溫度控制好,比啥都重要。
在這里豆貴妃想問問屏幕前的家人:你們當地做豆腐有啥關于“水”的說法?有沒有被凈化器的事兒糾結過?歡迎在評論區聊聊,咱一起把這些門道掰扯清楚,讓更多新手少走彎路,踏踏實實干好這門營生。
400-6092-888